村居公益人项目:培养本土“兴农”村居公益人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22.3.4村居公益人项目:培养本土“兴农”村居公益人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以往的公益离基层百姓太远了。”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王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推动公益下沉,用互联网赋能的‘抓单’新模式让基层百姓对公益触手可及。”

“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发起于2021年,是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联合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依托村居通平台启动的公益项目。项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依托城乡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村居公益人的力量,协助大病救助、养老助残、产业振兴、精准帮扶、文化健康、教育培训等公益项目在村居下沉落地,让公益服务直达村居,让百姓感受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项目率先在湖南省怀化市、湘西市,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展试点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注册村居公益人16618人,其中城乡社区工作者14295人,医务工作者2323人。

据王政介绍,“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在怀化市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党建引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青年先行”的村居公益人特色,凝聚社会力量帮扶困难群体,全方面响应“善济病困工程”兜住防返贫、防致贫底线的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公益闭环。“项目模式已经摸索成功,希望更多的地方能加入进来。”

 

什么是村居公益人?

据王政介绍,“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依托的是“村居通”服务平台,而“村居通”服务平台依托民政部“金民工程”建设,是民政系统服务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直通车,覆盖全国52.9万个农村社区和11.7万个城市社区,直接服务近800万城乡社区工作者。目前村居通微信公众号平台总关注人数近300万,成为村居公益人的主要来源。

村居公益人是指已登记注册的村居干部(城乡社区工作者、城乡医务工作者),通过“村居通”公众号自愿报名并予以审核通过的人员。注册认证成功的“村居公益人”,可获得由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工程”认定,以电子证书形式颁发的村居公益人证书(中华慈善总会代章)。村居通平台将协助实施村居公益人项目,共同开展村(居)社区公益事业,包括但不限于大病救助、文化健康、养老助残、产业振兴、精准帮扶、教育培训等相关活动。利用“互联网+公益”,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的公益职能,进一步完善村居服务能力。

IMG_256

怀化市鹤城区免费义诊送医下乡活动

在中华慈善总会的统一布局和管理下,2021年,“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在湖南怀化、湘西及河南平顶山开展了试点,并陆续涌现出包括山东省临沂在内的多个自愿加入村居公益人的地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注册村居公益人16618人,其中城乡社区工作者14295人,医务工作者2323人。

 

从大病救助开始的实践探索

“‘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最初是从大病救助开始切入,早发现早治疗早救助,之后才慢慢延展,搭建平台,链接资源。”王政表示。

村居公益人一般是村干部,有执行力,更容易执行公益项目。对此,王政印象比较深的是陕西省安康市某村的副主任何茂园。在注册成为村居公益人后,何茂园在2021年帮助本村的一位大病患者发起了筹款,并迅速筹集到了治疗费。他自己感慨说,“作为村(居)干部,我终于可以帮到他们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得知他们罹患大病的时候,无法调动更多社会公益慈善力量来帮助大家。”

王政说,“像他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这既有利于树立村干部的形象,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2021年,在试点地区湖南省怀化市,6000多名村居公益人间接帮助了1800余名大病患者。他们通过技术平台对接,为患者发起的个人大病筹款项目募集2400余万元善款,大幅缓解了当地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同时配合善济病困公募项目,为大病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救助,响应“善济病困工程”兜住防返贫、防致贫底线的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公益闭环。

除了大病救助,王政表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人才振兴。

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设立村居公益志愿者,已成立专业的志愿者团队,配合村居公益人实施公益项目,实现平台化管理,并定期对村居公益人及志愿者进行培训,全方位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同时,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开发村居公益人、社工、志愿者项目管理平台,设立时间银行,通过公益积分、产品出村、异地产业互动等形式为村居赋能。

截至目前,仅在怀化地区,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已注册村居公益志愿者达三万余名,怀化市村居公益人联合怀化市志愿者协会和村居公益志愿者,开展助农、助困、养老、党建、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场,志愿服务近9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近20万小时。近百页“资料汇编”详细记录了各项公益活动台账、项目总结及文件支持等内容。

另外,该基金会注重培养社工,培养村医,立足村居,服务村居。

项目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赵庄子村、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低庄镇牌子田村分别设立了“村居公益人服务站”,通过“村居治理的公益发展”“社会工作助力社区治理”“社工培训与辅导”等主题分享,为村居公益人自我提升提供免费通道,为村居的公益探索提供范本。通过引导和培训社工,赋能村居治理,号召全国村居公益人支持并推动“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

 

 

 

 

 

 

 

希望更多资源加入

IMG_256

幸福村“村居公益人”服务站文化墙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重点体现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等方面。“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打造了公益样板,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有成熟的运作平台,可以迅速链接资源,通过村居公益人和志愿者执行落地。王政强调,很多基金会和爱心企业主动找到平台希望开展合作,其也非常希望能在全国推广实施这个项目,应用这个平台。

他认为,“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作为全国的互联网公益下沉平台,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帮助社会组织大幅提高公益项目的执行和落地效率,深度管理公益项目,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效能,是互联网公益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项目通过千乡万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明振兴,培养一批热爱家乡、热衷公益的本土“兴农”村居公益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12月,中华慈善总会、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临沂市慈善总会、沂南县慈善总会、兰陵县慈善总会、沂水县慈善总会、村居通平台及企业代表一行20余人共赴怀化考察学习“村居公益人”项目,并予以一致肯定。临沂市慈善总会已申请加入试点地区,拟设兰陵县、沂水县、沂南县及莒南县为执行试点,推动全市乡村“善济病困工程·村居公益人项目”实施开展。

原文转载:公益时报